欢迎光临~od电竞下载官网官方网站!
语言选择:繁體中文

天然气/燃油/甲醇锅炉

老油田新担当

  半个多世纪,辽河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.24亿吨、天然气924.4亿立方米。1986年以来,企业连续39年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稳产,目前油气当量累计达6亿吨,为我国石油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辽河力量。

  辽河石油人一次次挑战“不可能”,破解了中深层稠油、特超稠油开发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,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、国家能源稠(重)油开采研发中心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8项、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00多项。

  在我国千万吨级别的油田中,辽河油田几乎是“地盘”最小的一个,本土勘探面积不到1万平方公里,油藏品类纷繁、构造复杂,号称“地质大观园”。世界深层热力采油技术的重大突破,就是从这里开始的。

  55年来,辽河人一次次挑战开发极限,实现稳产的同时,还收获了“世界稠油看中国、中国稠油看辽河”的赞誉。以中深层稠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为代表,创新形成了稠油超稠油开发完整技术序列,SAGD(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)、蒸汽驱、火驱等特色技术保持行业领先水平。

  辽河人把“石油工人心向党”的共同心声转化为“我为祖国献石油”的火热实践。1年产量10万吨,3年破100万吨,10年超500万吨,16年建成千万吨油田,1995年达到最高峰1552万吨。面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天然气需求的扩大,辽河油田坚决扛起新的使命任务,全力攻关建设“百亿方气库”。从2011年开工建设,到双6、双台子、雷61等气库相继入列;从2016年首次对外供气,到去冬今春圆满完成保供任务,辽河储气库群已经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工程,日采气量率先突破4000万立方米,累计采气达到159亿立方米,调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,成为中国能源大动脉上的重要枢纽。

  55年间,辽河油田经受住强烈地震、洪涝灾害、产能递减、油价低迷等诸多考验,连续39年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稳产。如今,油田矿权区地跨辽宁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山西等五省区。

  今天的辽河油田,锚定“争当标杆旗帜、建设百年油田”目标愿景,坚定走好辽河“八个现代化”发展之路。

  当前,辽河油田正着力增强核心功能,提高“千万吨油田”“百亿方气库”的发展质量。践行最终可采储量“五育”理念,以“七分九清”标准做好开发生产基础工作,开展近万口长停井治理,着力打造更高质量、更高水平、更高价值的“十二个1000万吨”,同步推进气库建设提效扩容。

  主动拥抱“双碳”时代,加快拓展“扩绿”空间,辽河油田向新逐绿,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。辽河油田稠油产量占比较高,一定要通过多种加热方式保持原油流动性,以此来实现高效开发。因此,辽河油田既是产能大户,又是能耗大户。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,企业经过13年不懈攻关,成功投运国际首套1兆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蒸汽提干装置,相当于在井底增加了一个清洁“锅炉”,为稠油开采过程以电代气、提产提效和降碳减排开辟新的路径。企业还积极开展电热熔盐注汽技术探讨研究与试验,首次将熔盐储能技术应用于稠油注汽开发,建成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站,迈出了改变稠油热采中蒸汽生产方式的第一步。

  油区内,加快“油气+新能源”融合发展,利用井场、站场建设生产用能清洁替代项目,井站场覆盖上千个,装机规模百兆瓦,新能源发电量连续两年破亿千万时,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、能耗和碳排放实现了“两升两降”。

  油区外,推动“炼化+新能源”协同发展,在辽宁省全力支持下,与6市7企携手扩绿、上下游一体化协同发展,牵头制定了中国石油驻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、600万千瓦指标落地实施方案等。

  辽河油田围绕“提高采收率与碳埋存同步发展”思路,着力打造地区碳封存服务基地。加快CCUS(碳捕捉、碳利用、碳封存)全产业链建设,顺利投产欢采、特油两座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以及双229循环注入站,建成了捕集、液化、注入、循环处理全流程的CCUS配套地面工艺系统。

  辽河油田聚力建造科学技术创新“策源地”,新质生产力厚积成势。搭建“2+1+N”创新平台,梳理“4+12+4”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,“十四五”期间年均研发投入达到10亿元以上,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1项,油田井、站数字化覆盖率分别提升到74%、72%。

  决胜“十四五”,辽河油田着眼国家所需、企业所能,促进“风光热储”、CCUS、伴生资源等产业融合发展,坚定走好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。完善构建“三个一代”创新格局:聚焦“应用一代”,推动6项新质生产力建设项目,支撑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;聚焦“研发一代”,优化设置7项重大科学技术专项,打造稠油高效开发标杆;聚焦“储备一代”,布局前沿研发技术,努力培育新的增长曲线。

  #有一种美好叫辽宁# #新时代六地辽宁杠杠滴# #振兴新突破辽宁杠杠滴#